rss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经典重庆

  • 经典重庆
  • 重庆
  • 新闻中心
  • 经济频道
  • 交通频道
  • 重庆图库
  • 商务网
  • 重庆论坛
  • 圈子
  • 许愿墙
  • 宣传片
  • 摩天迷
  • 企业免费推广,请来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网
    一座两次改变世界历史的城池--重庆
    【来源】:经典重庆 【时间】:2010-8-19 0:01:10 【阅读】48263

    一座两次改变世界历史的城池--重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1日 14:34 《锦绣》


    一座两次改变世界历史的城池

      “所有的中国人注视着它,所有的中国人向往着它,这是我们无可再退的堡垒,这是我们的耶路撒冷。”

      撰文:王康

      重庆,造化所钟的城池。

      六十多年前,费正清从昆明飞临重庆上空,这座中国战时首都在瞬间给他的印象是,“一个极为不幸的人类居住地。这里连一块平地都没有,一切东西都似乎蒙上了四分之一英寸厚的灰尘”。

      这名年轻的哈佛大学教授,却正是靠着在重庆度过的15个月,感受到中国的精神和力量,奠定了日后成为美国头号中国学权威的地位。类似的例子还有英国科学史 家李约瑟,美国水利专家萨凡奇,《时代》周刊发行人卢斯,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欧内斯特?海明威,以《亚洲内幕》名扬世界的美国作家约 翰?根室,在专著《天下一家》中盛赞中国的美国总统特使、作家温台尔?威尔基……

      确实,重庆云横雾纵,山重水复,蕴藏了难以言表的历史玄机,诸多偶然的人物和偶然的事件在这里偶然际遇,从此星流云散。这座天涵地负的山城,却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苍桑嬗演中,秉承造化旨意,深谙世事奥妙,因缘巧遘,得天独厚。

      重庆已两次重绘了中国和世界历史地图,改变了中国和世界历史进程。

      本地史家以重庆人拙于言辞而长于直道的风格,向世人表白,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殁于合川钓鱼城,致使“蒙古最高权力形成真空,大面积入侵欧亚、兵临莫斯科的各路蒙古军队纷纷回顾争夺汗位,欧洲的历史才得以按照现在大家知道的样子发展”。

      世界历史如此这般演变的实情是,令欧洲惊恐万状的“上帝之鞭”折戟重庆,使蒙古帝国征服世界的战略发生了偏转。忽必烈继承汗位后将首都从哈拉和林迁到北 京,从陆路侵略印度和缅甸,经水路进攻爪哇和日本。蒙哥另一个兄弟旭烈兀则渡过奥克苏斯河,横扫波斯、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攻占巴格达、克阿勒颇、德黑 兰和大马士革,蹂躏了整个穆斯林世界。同时,忽必烈的弟弟阿里不哥和堂弟、俄罗斯金帐汗国大汗别尔克以及另一名堂弟、突厥斯坦大汗海部等先后挑战蒙古帝国 汗位,引发了长达40年的蒙古各部落内战。

      从成吉思汗到窝阔台到蒙哥,蒙古铁骑沿伏尔加河、多瑙河、莱茵河、波罗的海和亚得里亚海征服俄罗斯、波兰、匈牙利以及德意志、法兰西乃至整个欧洲的战略路 线图从此改观。其结果是,穆斯林世界、印度莫卧尔王朝和拜占廷、波斯帝国连同俄罗斯在内的全部欧亚结合部陷于数百年的历史停滞,惟有西方赢得了近三百年的 喘息之机。欧洲由此突破中世纪的厚重帷幕,开始了以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为先导的现代文明进程,并且把这一进程推进到今天,推广到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世界。

      重庆不过因应形势,耗费20年光阴修筑了一座钓鱼城,忝列四川制置使驻地。重庆人用自己的铁肩、钢腿和金腰垒筑的城池,竟坚持了40年的“重庆保卫战”,浑然不觉地改变了世界历史。

      没有一个欧洲人会感谢重庆,也没有一个穆斯林会忌恨重庆。天意从来高难问,重庆的全部自豪和悲情,都不轻易示人,——事关天意。

      七百多年后,重庆意外成为中国战时首都近九年之久,再次大幅刷新了自己的历史纪录,再次影响了世界命运。

      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面临日本帝国灭亡中国的空前危局,无论维新派领袖康有为还是中华民国缔造者孙中山,都感到无论北京还是南京,都难以“运于****,临制四方”;都明言,中国若要免于亡命灭种之虞,必须迁都。在他们开具的迁都名单中,完全没有重庆二字。

      重庆竟成了中国抗战时首都!

      1937年11月20日,国民****突然向中外各界发布《国民****移驻重庆宣言》:

      为国家生命计,为民族人格计,为国际正义与世界和平计,皆已无屈服之余地,凡有血气,无不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决心,国民****兹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长 期抗战起见,本日移驻重庆,此后将以最广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以中华人民之众,土地之广,人人抱必死之决心,以其热血与土地凝结为一,任何暴力, 不能使之分离,外得国际之同情,内有民众之团结,继续抗战,必能达到国家民族独立之目的。

      稍有历史常识和文言读解能力的人士都会体味出,整个国家和民族加诸重庆的历史使命之重。而那时的重庆不过是四川省乙级市、长江上游一处农产品(18.20,0.30,1.68%)集散港埠、一座前工业化时代的内陆山城。

      “重庆市各界抗敌后援会”竟即刻发表《欢迎国府****暨各委员莅渝告民众书》,号召重庆市民“在长期抗战的决策下,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去和倭鬼拼个死 活,以争取国家民族最后生存的胜利”。重庆《大公报》则仿效拆字先生指出:“重庆是庆祝复兴,我们谨祝此宣言为中华民族复兴之开篇。”

      从此,重庆再次领受天命,承载起攸关国家命脉和世界前途的重任。

      1939年5月3、4日,日本帝国全面违背1924年《国际航空作战协定》严格禁止轰炸非军事目标的条款,对重庆实行大规模“无差别轰炸”,创下人类战争 史上空中屠杀一次死伤超过五千人的世界纪录。5日,在一片烟山火海中,国民****行政院决议并呈请国民****颁令,“明定重庆即行升格为行政院直辖市”。

      1940年5月,经受了三年狂轰滥炸和南京汪伪政权强大冲击的重庆,已成为中国名副其实、坚不可催的战时首都。重庆临时参议会通过议案,呈请行政院转呈国民****及国防最高会议:

      重庆为战时首都,成为军事****经济文化之枢纽者,三载于兹;且今后抗战胜利,亦必预计其为西南建设之中心,并得在历史上成为千秋万世永值纪念之名城。因而建议****明令,定重庆为中华民国永远之陪都。

      为循名责实,从法理上确认重庆的历史地位,1940年9月6日,国民****颁令,“明定重庆为陪都”:

      四川古称天府,山川雄伟,民物丰殷,而重庆绾毂西南,控扼江汉,尤为国家重镇。

      ****于抗战之始,首定大计,移驻办公。风雨绸缪,瞬经三载。川省人民,同仇敌忾,竭诚纾难,矢志不移。……树抗战之基局,赞建国之大业。战时蔚成军事****经济之枢纽,此后更为西南建设之中心。兹特明定重庆为陪都。

      重庆成为抗战首都既为国民****议决,更为日寇的轰炸和重庆人民的精神所奠定。时人于此曾多所论列,此谨略取三则,以飨今人:

      中国的潜力是不可测的,重庆的潜力也是不可测的。过去,外来人看到重庆,那种小上海式的奢靡,都说这里并不像一个能够吃苦的抗战首都。到今天,外来的人又 在表示惋惜,说重庆城一片废墟,这种凄凉,在前方也并不多见。伟大的重庆代表着独特的中国作风,他在默默地忍受着一切的灾难。现代化的武器虽然可以摧毁气 候、沙漠、海洋、山岳四大天险,却摧毁不了在死中求生的决心与意志。

      四方仰望着的重庆,实在已逐渐成为中国的心脏与脑髓,堪为中国的****、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陪都是一个巨大的电池,如果指挥得法,他可能吸引着四万万五 千万人民的思想,感情与意志,将他有强力的电波,指挥着全国。两年来的大轰炸,好像是有意给陪都一个试验。肉眼看不出的潜力,习俗中找不出的坚毅,都在全 世界的隆重赞叹声中,走上了命定的光荣之途。重庆带上了伟大的花冠。

      所有的中国人注视着它,所有的中国人向往着它,这是我们无可再退的堡垒,这是我们的耶路撒冷。

      1946年4月30日,国民****颁布“还都令”,定于5月5日还都南京,其辞曰:

      国民****前为持久抗战,移驻重庆。八年以来……国土重光,金瓯无缺。……回念在此八年中,敌寇深入,损失重大,若非依恃我西部广大之民众与凭借其丰沃之地 力,何以能奠今日胜利之弘基?而四川古称天府,尤为国力之根源;重庆襟带双江,控驭南北,占战略之形势,故能安度艰危,获致胜利,其对国家贡献之伟大,自 将永光史册……

      1942年6月15日,英国驻华大使薛穆爵士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英国民众发表广播演说,盛赞重庆的伟大:

      自日本开始进侵中国,迄今已有五载……中国仍屹立不移,足以象征中国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决心之重庆,乃成为全世界各地家喻户晓之一名词。为各自由民族而言, 重庆乃联合国家所有振奋精神之象征;为独裁者而言,重庆乃无数民众甘冒危险忍受痛苦不接受侵略之束缚之象征。重庆直可与世界上任何城市比较而无愧色,重庆 之应成为世界理想中之一项事物,实足无异。

      1944年6月20日,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访华抵渝,罗斯福总统特地委托携带一幅精美卷轴赠与重庆人民,内书颂词,对重庆人民在大轰炸中表现出的坚毅精神极尽赞誉之辞:

      我谨以美国人民的名义,向重庆市赠送这一书卷,以表达我们对英勇的重庆市男女老幼的赞美之情。

      在空袭的恐怖中,甚至在这种恐怖尚未为全世界所知悉的日子里,重庆市及其人民一直表现出沉着和不可征服的气概。你们的这种表现,自豪地证明了恐怖手段决不能摧折决心为自由战斗的人民的意志。你们对自由事业的忠贞不渝,必将激起未来一代又一代人的勇气。

      重庆获得如此而已盛誉,源于中外各界交口传喻的“重庆精神”:

      重庆精神,默默地表现于坚忍不拔。

      重庆精神,默默地表现于刻苦克难。

      重庆精神,默默地表现于牺牲奋斗。

      这种精神,是在生命与死亡、和平与战争、光明与黑暗、文明与野蛮的大决斗中,在日本帝国惨绝人寰的恐怖轰炸中锤炼铸造出来的。

      从1938年2月18日到1943年8月23日,日本帝国调集其陆、海军航空部队对重庆展开“航空进攻作战”,为期五年半,史称“重庆大轰炸”。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各国首都中,重庆成为最早、最久、最多的远程战略轰炸目标,成为取消了前线与后方、交战人员和普通民众之间界线的“无区别轰炸”的 滥觞,成为战争手段和战争哲学恶性转变、远程运载工具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结合、将整座城市作为人质和对象的毁灭性恐怖轰炸的开端。这个开端,清晰地通向 德军轰炸伦敦、英军轰炸柏林、美军轰炸东京、美军原子弹轰炸广岛和长崎,以及战后各次战争中同类手段和同类性质的远程战略轰炸,直到2001年9月11日 国际恐怖组织对美国纽约世贸大厦的劫机轰炸等“空中屠杀”,在战史上都与“重庆大轰炸”保持着逻辑继承关系。

      如果重庆被炸垮了,中国将无险可守,中国将再次亡都,甚至亡国。以中国之大、中华民族之坚韧,中国势将最终取得抗日复国的胜利,——但那将是另一种历史结局。

      如果重庆没有苦撑到太平洋(11.72,-0.15,-1.26%)战争爆发,没有支持到抗战胜利——就像七百年前坚持了40年的抗元“重庆保卫战”,那么,日本很可能不会与苏联签订“日苏中立条 约”,转而接受希特勒的要求“北进”——与德国夹击苏联,再西向攻取英伦,最后收拾美国,而不是犯下它最致命的战略错误“南进”——过早地单独与美、英直 接开战。那么,中国与世界的战争分晓肯定大不一样。

      世界反法西斯大国之所以不吝其辞赞誉中国,乃是因为中国始终拒绝与日本“携手”,更不向日本投降,而在东西两端为盟国赢得了战略转机。斯大林最担心的事 ——日本进攻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再向贝加尔湖挺进——终于没有发生,惟一的原因是“只有当日本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 我们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罗斯福更是从全球战局的视野评价中国抗战:

      假若没有中国,假若中国被打垮了,……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力可以因此而调往其他方面来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 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合并埃及,斩断通往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重庆作为中国战时首都,其地位和影响不言而喻。

      历史曾将挽救民族希望的大任降诸重庆,重庆以其巨大的苦难和卓绝的奋斗报效了这一至高垂顾,重庆无愧于历史,无愧于祖国。
      1947年10月10日,中国惟一一座全国性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碑在原“精神堡垒”旧址落成,定名“抗战胜利纪功碑”。碑顶设有标准钟、警钟、探照灯、风向 器、风速器、方位仪和瞭望台,“胜利走廊”刻有罗斯福总统赠与重庆的卷轴译文,八面碑座石壁上刻有国民****明定重庆为陪都的颁令全文,以及时人所写《抗战 胜利纪功碑碑文》:

      重庆建为陪都,巍然系中华民族之枢机,国际舆论目重庆为战斗中国之象征,其辉光实与历史同永久。……虽闹市为墟,伤亡山积;然而百万市民,敌忾愈强,信心 愈固,物力财力之输委,有逾于自救其私,实造民族精神之峰极。古人有言:国于天地,必有与立。重庆之所以无忝为陪都,不仅以其地理形势使然,亦此种卓越之 精神有以付之也。……后世史家,循流溯源,将知重庆之于国家,实不止八年之献效已也!

      1945年8月28日至10月11日,中国国民党****蒋介石与中国**********毛泽东在重庆举行了举世关注的重庆谈判。

      在抗战胜利、中国往何处去悬而未绝的历史关头,毛泽东应蒋介石之邀来到重庆,一住43天,两位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生平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握手举杯。

      毛泽东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俯瞰巴山渝水,第一次不是背负“土匪”罪名而是以一亿民众、三百万武装力量领袖的身份到重庆“做客”,与蒋介石“共商国是”。

      毛泽东第一次将其旧体诗词代表作《沁园春-雪》在重庆发表。

      国共两党第一次就****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党派平等合作三项重大****原则进行谈判,发表了著名的“双十协定”。国际舆论第一次对重庆谈判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期待:

      中国前途的发展和国内和平的保持,有赖于国共两党,在国民党创始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孙中山先生教导的精神之下团结合作。在这中国的转折时期,两党领袖 已在采取措施来克服旧日的纠纷,并共同讨论当此日本武装溃败和日本投降所引起的中国新的任务,这就是国民党领袖和******领袖在重庆谈判的开始。(苏联《红 星报》)

      蒋****和毛泽东已经宣布会商已经得到基本的协议。新谅解似乎可能成为建立新中国国家团结统一的基础。(美国《纽约时报》)

      1946年1月10日至31日,****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国共两党、青年党、民主同盟、无党派社会贤达代表共38人再次就****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党派平等合作、建立民主联合****等更为广泛的问题进行了公开、坦诚而富有成效的阐述和论辩。

      ****代表周恩来指出,政协会议“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民主建设的康庄大道,替民主****树立了楷模”,“中国******愿意追随各党派和社会贤达之后,共同努力,长期合作,为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新中国奋斗到底”。

      国民党代表张治中指出,“从此,中国结束了过去以武力从事政争的旧历史,并将进入和平建设的新时代”。青年党代表莫德惠指出,政协会议的成功,“乃朝野诸贤达互让互助之结果,今日朝野已由彼此了解而和谐合作,共同携手,走上民主建国大道”。

      孙中山之子孙科指出,“也许有人认为这只是****的成功……,事实不是如此,这正是国民党的大成功,这种成功和胜利,不是党派的成功而是全国人民的成功,大 家的胜利”。民主同盟代表梁漱溟指出,“尚须各方面都能顾全大局,互相容让,多接触,多反省,再加上全国人民的监督,才能渡过这个难关,过了这一关,前面 就是新中国的康庄大道了”。

      英国《星期观察报》以《中国的和平》为题发表社论,称重庆政协会议“体现了二千六百年来精髓的理性,已结束十七年来国共的争斗”。

      日本东京《民报》评论道,“中国团结已圆满完成,远东因此获见一领袖大国之新生,世界之一困难导源亦告消除”。

      美国著名评论家李普曼在《纽约时报》上撰文称:“中国****协商会议的成功,为中国民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在亚洲将成为一个强大而处于领袖地位的国家。”

      美国外交政策协会认为,“中国各党派此次获致协议,早日成立过渡****,是中国历史上民主与统一观念的重大胜利,远较以前国共两党之谅解为彻底,这是两党首次同意于统一的国民****中,共执政权。”

      这次****协商会议注定彪炳史册,即便它并未能达成和平建国之目的。

      历史之手总会将重庆拉到时代舞台的聚光台前,造化甚至不能容忍重庆在尘封的历史中碌碌无为。

      1997年,重庆二度直辖,国际眼光迅即转向这座沉寂多年的城市。英国《金融日报》称:“北京让长江的龙尾摆起来,重庆将成为贯穿中国整个西部发展的催化 剂。”美国《华尔街杂志》附议道:“这个变动将为这个中国人口最多和最落后的地区制造前所未有的机会。”慧眼独具的亨利?基辛格预言:“重庆的发展将取得 像浦东一样辉煌的成果,重庆将拥有辉煌的未来。”

      无论洄溯三峡穿行千里江陵巡目朝天门大开大阖的江山形胜,抑或驰车黄花园大桥长江大桥李家沱大桥渝奥大桥置身中国西部惟一直辖市街衢起伏、广厦错落的现代 神韵,还是凭倚飞机舷窗俯瞰世界第一山城群山环列、雄关攸险、大江东去的万千气象,初来乍到者无不会脱口而出:好个重庆城!

      重庆是浴火重生的涅槃凤凰,天生的英雄城市,注定了的忧患命运。

      这个融山城、火炉、雾都、军工基地、长江三峡、川江号子和辣遍世界的火锅王国于一炉的生命—自然共同体,禀赋冲动,好走极端。天下有事,外敌压境,战火方殷,革命造反,重庆总会让历史震惊,世人侧目。

      重庆很难像北京那样庄重、气派,定于一尊;很难像上海那样精明、细腻,自成一派;很难像广州那样方便巧善,唯利是趋;很难像成都那样悠游、闲适,安享太 平。这里光影变幻,节律迅捷,色泽斑驳,旋律高渺,故事密集,风物如歌。重庆始终元气充沛,重庆妹仔的艳丽,重庆球迷的狂热,重庆伙子的耿直、浮躁、火 爆……,重庆永远拒绝一览无余,鄙夷平庸,蔑视酸腐。

      重庆的山河结构和人文历史里,秩序、规则、理性与中庸、妥协、谦和一类经验和脾性,素来不大被尊崇、信守。在和平与发展的年代,在市场经济和法治建设的时 流中,重庆的步伐笨拙而紊乱;重庆的苦难、牺牲以及莽撞和愚昧,仍然令人刮目相看。重庆显示给世人的,仍是在你死我活的生死考验中,在“烈火中永生”的烈 士墓园。那坐落在沙坪公园深处的“文革墓群”,那119座墓碑里404具遗骸,那404个没有瞑目的亡灵,至今诉说着“文革”的荒唐与血腥,也储藏着重庆 的极端和非理性。綦江彩虹桥的碎影、开县山坳里天然气泄漏的恐惧、江北天原化工厂氯气爆炸的余响,还在演绎着重庆的艰厄和危机。

      无论钓鱼城还是抗战首都,无论重庆谈判还是三峡工程,无论日本帝国的轰炸还是英美盟国的嘉许,无论“武斗之冠”的亡灵还是惊天动地的祸患,都是我们的缘分,都是我们的遗产,都是重庆之为重庆的命数,都是造化所钟,以玉成这座不设防不矫饰不炫耀不自恋更不自弃的不朽城池。

      西谚曰:上帝造人,人造城(God make the man, and man made the town)。值此云谲波诡、演化日亟的全球化时代,值此中国在东方和平崛起的发轫世纪,谨以此文为重庆壮行,为重庆祝福。

    1997年,重庆二度直辖,国际眼光迅即转向这座沉寂多年的城市。英国《金融日报》称:“北京让长江的龙尾摆起来,重庆将成为贯穿中国整个西部发展的催化 剂。”美国《华尔街杂志》附议道:“这个变动将为这个中国人口最多和最落后的地区制造前所未有的机会。”慧眼独具的亨利 基辛格预言:“重庆的发展将取得 像浦东一样辉煌的成果,重庆将拥有辉煌的未来。”


     分享按钮
    :::::::相关文章::::::::::::::::::::::::::::::::::::::::::::::::::::::

    一座两次改变世界历史的城池--重庆 (2010-8-19 0:01:10)

    中国各省份世界级富豪数量排名 (2010-7-29 13:17:23)

    全球最具创新公司TOP50出炉 苹果摘冠(组图) (2008-6-11 12:37:36)

    一则网帖引发的激辩:天津抛离重庆? (2008-4-30 11:14:31)

    重庆-中国未来的摩天之都! (2008-4-8 16:45:41)

    四直辖市集体走上改革前台 战略布局呈现新亮点 (2007-6-21 17:05:58)

    中国最有文化的五个城市排行榜 (2007-5-23 10:47:37)

    民国****时期的中国十二大直辖市 (2007-5-23 10:39:18)

    经典空间 重庆游戏频道 经典社区 音乐电台 商务资讯 许愿墙 经典重庆志 重庆分类信息网 全能搜索引擎 经典推荐 在线算命 时尚电台 经典重庆志 重庆论坛 经典百科 经典百事通 周公解梦


    =>合作投放QQ:45446822